IR
题名热输入对低碳贝氏体焊缝组织性能的影响
作者梁晨
导师陈剑虹 ; 曹睿
答辩日期2017
学位名称硕士
关键词热输入 粒状贝氏体 板条贝氏体 拉伸性能 冲击性能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工程结构向大型化和轻量化发展。综合力学性能优异的高强钢可大大降低工程结构重量,从而减少在生产运输过程中的经济成本及碳化物的排放,进一步降低对能源的消耗,这使得高强钢在工程结构中愈发得到重视。但是在诸多高强钢结构中存在焊缝金属低温韧性低于母材的问题,限制了高强钢进一步推广应用。而焊接接头的机械性能是由接头的组织来决定,当焊材和母材被确定后,接头的组织和性能则是由焊接工艺来决定。而热输入则是焊接工艺中较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研究热输入对焊缝金属组织性能的影响十分必要。本文采用金属粉芯焊丝,以焊缝金属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热输入对低碳贝氏体焊缝组织性能的影响规律;在最佳热输入下,研究了Ni元素对焊缝金属组织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Ni含量为6%的焊缝金属产生热裂纹的原因及解决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Ni0、Ni2的原始焊缝(盖面焊缝)、焊缝内再热区组织是由粒状贝氏体和准多边形铁素体组成,而Ni4的原始焊缝(盖面焊缝)、焊缝内再热区组织是由板条贝氏体(LB)和准多边形铁素体构成。并且,随着热输入的逐渐增大,三种Ni含量的焊缝金属的原始焊缝、焊缝内再热区的粒状贝氏体或板条贝氏体含量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热输入为17.9kJ/cm时,粒状贝氏体或板条贝氏体的含量达到最大值。焊缝金属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则随着热输入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在热输入为17.9kJ/cm时,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均达到峰值;冲击韧性则是随着热输入的增大而逐渐降低。(2)在15.8kJ/cm的最佳热输入下,当焊缝金属中Ni含量由0逐渐增加到4%时,原始焊缝、焊缝内再热区的显微组织由粒状贝氏体(GB)+准多边形铁素体逐渐转变为板条贝氏体(LB)+准多边形铁素体;随着焊缝金属中Ni含量的逐渐增大,焊缝金属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冲击韧性、维氏硬度均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3)在Ni含量为6%的第一层焊缝金属中,由于Fe、Ni、Si、Mn、S等合金元素的存在,特别是Ni元素的偏析,易于形成较多的低熔点共晶,在焊缝金属冷却凝固过程中形成的拉伸应力作用下产生热裂纹,并逐渐向其它焊道扩展;无论是增大热输入还是降低热输入到8.2kJ/cm,焊缝金属中均出现了大量的热裂纹,故在当前的焊接工艺和选用的焊材下热裂纹的萌生扩展是无法避免的。
页数82
URL查看原文
语种中文
收录类别CNKI
中图分类号TG441.7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s://ir.lut.edu.cn/handle/2XXMBERH/92588
专题兰州理工大学
作者单位兰州理工大学
第一作者单位兰州理工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梁晨. 热输入对低碳贝氏体焊缝组织性能的影响[D],2017.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梁晨]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梁晨]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梁晨]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