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冻土边坡稳定的框架通风冷却锚管结构及施工方法
董建华; 董旭光; 王永胜; 王冰霞; 吴意谦; 张媛; 刘彦东
2015-04-22
专利权人大连肯维斯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期2015-04-22
授权国家中国
专利类型授权发明
摘要保持冻土边坡稳定的框架通风冷却锚管结构及施工方法,其结构由横梁(1)、立柱(2)、护面(7)、通风锚管(8)和碎石(18)构成。通风锚管(8)是由用于通风的通风管(9)和设于通风管(9)内的用于压力注浆及锚固的锚管(10)构成。本发明使用时,通风管内和碎石层中的空气在温差作用下发生对流换热,将坡体内的热量交换到大气中,且冷空气在风力作用下通过通风管进入冻融层,降低坡体温度,减少了冻融滑塌传递给框架的土压力,并由锚管锚固在冻结良好的稳定地层中。框架与通风锚管连接形成空间结构、两者协同工作提高了边坡的整体稳定性,适用于冻土区边坡失稳的防治,且施工工艺简单,造价低廉。
申请日期2013-10-17
优先权日2013-10-17
预估到期日2033-10-17
语种中文
专利状态授权;权利转移
申请号CN201310484345.4
公开(公告)号CN103485354B
IPC 分类号E02D17/20
专利代理人董斌
代理机构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权利要求1.保持冻土边坡稳定的框架通风冷却锚管结构,其结构由横梁(1)、立柱(2)、护面(7)、通风锚管(8)和碎石(18)构成,其特征在于通风锚管(8)是由用于通风的通风管(9)和设于通风管(9)内的用于压力注浆及锚固的锚管(10)构成;通风管(9)周围带有通风孔(11)、两端用角钢(13)与定位金属环(12)连接, 并在通风管(9)外面包裹密目纱布(14);锚管(10)是由前段带有螺纹(15)、后端周围带有出浆孔(16)的钢管构成;横梁(1)、立柱(2)、护面(7)和通风锚管(8)构成空间结构体系,通风锚管(8)穿过横梁(1)与立柱(2)的交叉部位;通风锚管(8)在水平面下倾角为15°~30°;在通风管(9)外铺设一层用于空气对流的碎石(18),在锚管(10)内压力注入水泥锚固剂(17),用锚具(19)和法兰盘(20)将通风锚管(8)锚定在横梁(1)与立柱(2)的交叉部位;在横梁(1)与立柱(2)构成的框格之间埋设排水管(5)和施作护面(7);框架所受的土压力通过锚具(19)传至通风锚管(8),并由通风锚管(8)锚固在冻结良好的稳定地层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冻土边坡稳定的框架通风冷却锚管结构,其特征在于:通风管(9)为钢管或钢板网卷成的圆筒,直径为80mm~100mm、厚度为2mm~4mm,长度为2m~4m;通风孔(11)的直径为5mm~8mm,间距为20mm~30mm;定位金属环(12)的直径为40mm~5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冻土边坡稳定的框架通风冷却锚管结构,其特征在于:锚管(10)为前段带有螺纹(15),后段周围带有出浆孔(16)的钢管;锚管(10)直径为30mm~40mm、厚度为3mm~5mm,长度为4m~7m;出浆孔(16)的直径为3mm~6mm、间距为50mm~80mm;螺纹段的长度30mm~50mm,出浆孔段的长度2m~3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冻土边坡稳定的框架通风冷却锚管结构,其特征在于:碎石(18)的粒径为20mm~30mm,碎石层厚度为80mm~1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冻土边坡稳定的框架通风冷却锚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排水管(5)的周围带有排水孔(6);排水管(5)的直径为30mm~40mm,长度为2m~3m,排水孔(6)的直径为5mm~8mm,间距为20mm~30mm;排水管(5)在水平面上倾角为0°~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冻土边坡稳定的框架通风冷却锚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排水管(5)和通风管(9)的外面包裹密目纱布,其目数为100~150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冻土边坡稳定的框架通风冷却锚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法兰盘(20)由金属材料构成,内环直径为40mm~50mm, 外环直径为200mm~22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冻土边坡稳定的框架通风冷却锚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护面(7)为植被或砌筑抛石。 9.保持冻土边坡稳定的框架通风锚管结构的施工方法,其步骤为: (1)制作通风锚管(8):在钢管周围钻通风孔(11)制成通风管(9),直径为80mm~100mm、厚度为2mm~4mm,长度为2m~4m;通风孔(11)直径为5mm~8mm,间距为20mm~30mm;或用厚度为2mm~4mm的钢板网卷成直径为80mm~100mm的圆筒制成通风管(9),网孔直径为5mm~8mm;通风管(9)的两端用角钢(13)与定位金属环(12)连接,并在通风管(9)外面包裹密目纱布(14);在钢管的前段车削螺纹(15)、后段周围钻出浆孔(16)制成锚管(10);锚管(10)的直径为30mm~40mm,厚度为3mm~5mm,长度为4m~7m;出浆孔(16)的直径为3mm~6mm、间距为50mm~80mm;螺纹段的长度为30mm~50mm,出浆孔段的长度为2m~3m;锚管(10)穿过通风管(9)内的定位金属环(12)构成通风锚管(8); (2)制作法兰盘(20):用金属材料制作内环、外环和连接,内环直径为40mm~50mm, 外环直径为200mm~220mm; (3)放线及定位:首先根据工程设计用全站仪进行放线,其次开挖边坡,之后用全站仪定位排水管(5)和通风锚管(8)施设位置; (4)施工通风锚管(8)及填充碎石(18):在冻土层中开设孔洞(22),将通风锚管(8)放置于孔洞(22)内,并在锚管(10)内压力注入水泥锚固剂(17),使其从出浆孔(16)渗出,形成锚固体;在通风锚管(8)和孔洞(22)之间填充碎石(18),碎石(18)的粒径为20mm~30mm; (5)浇注压顶冠梁(3)、横梁(1)和立柱(2):在第一根立柱(2)和第一排横梁(1)的设计位置处支模,在支模而成的槽内绑扎横梁(1)、立柱(2)的钢筋骨架并浇筑混凝土;(6)待横梁(1)、立柱(2)的混凝土强度达到85%以上时对通风锚管(8)进行预应力张拉,用锚具(19)和法兰盘(20)将通风锚管(8)锚定,并在锚具(19)和法兰盘(20)之间安放通风的钢丝网(21); (7)施工排水管(5)和护面(7):在冻土层中开设孔洞,将包裹有密目纱布(14)的排水管(5)放置于孔洞中;在横梁(1)和立柱(2)构成的框格内种植植被或砌筑抛石; (8)按照第(3)步骤、第(4)步骤、第(5)步骤、第(6)步骤、第(7)步骤施工下一个工作面的通风锚管(8)、填充碎石(18)、横梁(1)、立柱(2)、排水管(5)和护面(7),并完成各层通风锚管(8)的张拉与锚固; (9)按照第(5)步骤的工序施工立柱(2)至立柱(2)的底端,在立柱(2)的底端设计位置处施工横梁(1),施工其余通风锚管(8)、填充碎石(18)、排水管(5)和护面(7)并完成相应工序; (10)在立柱(2)的底端对应位置处制作基础桩(4):在开设的桩孔内放入钢筋笼,将立柱(2)的底端外伸钢筋和基础桩(4)内钢筋焊接连接,浇注基础桩(4)。
引用专利CN101586351A;CN101818471A;CN1277293A;CN202450406U;CN2835328Y;KR1020050079706A
被引用专利数量1
简单法律状态有效
文献类型专利
条目标识符https://ir.lut.edu.cn/handle/2XXMBERH/109636
专题土木工程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董建华,董旭光,王永胜,等. 保持冻土边坡稳定的框架通风冷却锚管结构及施工方法[P]. 2015-04-22.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CN103485354B.PDF(961KB)专利 开放获取CC BY-NC-SA浏览 请求全文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董建华]的文章
[董旭光]的文章
[王永胜]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董建华]的文章
[董旭光]的文章
[王永胜]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董建华]的文章
[董旭光]的文章
[王永胜]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文件名: CN103485354B.PDF
格式: Adobe PDF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