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
建筑地基式沙土储热自供暖系统
王克振
2017-04-12
专利权人兰州理工大学
公开日期2017-04-12
授权国家中国
专利类型授权发明
摘要建筑地基式沙土储热自供暖系统,它包括房屋地基和围墙,还包括地基式沙土储热自供暖系统,所述地基式沙土储热自供暖系统包括地基式沙土储热装置、热风风道、冷风风道、热风百叶窗和冷风百叶窗组成,所述地基式沙土储热装置包括储热体、埋置在储热体中的换热管、换热管两端的散流器构成。具有储热成本低、储热容量大、换热效率高、供暖过程不耗能、供暖功率调控性能好等特点,该系统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稳定性好、适应性广等优点,是北方地区单层及多层建筑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供暖的较为理想的沙土储热自供暖系统。
申请日期2014-03-13
优先权日2014-03-13
预估到期日2034-03-13
语种中文
专利状态未缴年费;一案双申
申请号CN201410091559.X
公开(公告)号CN103807908B
IPC 分类号F24D15/00 ; F28D20/00
专利代理人董斌
代理机构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CPC分类号Y02E60/14 ; Y02E70/30
权利要求1.建筑地基式沙土储热自供暖系统,它包括房屋地基和围墙(3),还包括地基式沙土储热自供暖系统,其特征是:在两个相对或相邻的围墙(3)内侧、与围墙(3)相距1cm~50cm的地方建有第一隔板(7)和第二隔板(21),第一隔板(7)与围墙(3)围成的空间构成热风风道(6),第二隔板(21)与围墙(3)围成的空间构成冷风风道(16),在构成热风风道(6)的围墙(3)或楼板(18)上开设有进风孔(1),在每个进风孔(1)内设有阀门或挡板(2),在构成冷风风道(16)的围墙(3)或楼板(18)上开设有出风孔(14),在每个出风孔(14)内设有阀门或挡板(15),在每间房子组成热风风道(6)的第一隔板(7)靠近屋顶的上方开设有热风百叶窗(5),在每间房子组成冷风风道(16)的第二隔板(21)靠近地面的地方开设有冷风百叶窗(17),在每间房子的第一隔板(7)和第二隔板(21)上分别开设的热风百叶窗(5)和冷风百叶窗(17)数量在1~10个之间,热风风道(6)的周围和顶端用第一隔板(7)、楼板(18)和围墙(3)封闭起来,冷风风道(16)的周围和顶端用第二隔板(21)、楼板(18)和围墙(3)封闭起来,在四周围墙(3)之内的房屋地基上铺设有保温板(13),在房屋地面层(8)以下、四周围墙(3)之内、保温板(13)以上空间设有地基式沙土储热装置,所述地基式沙土储热装置由储热体(11)、换热管(12)、设置在换热管(12)两端的上散流器(9)和下散流器(10)构成,换热管(12)或者水平放置,或者垂直放置,上散流器(9)和下散流器(10)或者水平放置,或者垂直放置,上散流器(9)和下散流器(10)相对应关系或者平行,或者不平行,储热体(11)紧紧地围在换热管(12)、上散流器(9)和下散流器(10)周围,其中上散流器(9)与热风风道(6)的下端相联通,下散流器(10)与冷风风道(16)的下端相联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地基式沙土储热自供暖系统,其特征是:换热管(12)在水平放置时,其放置倾角在0±35°之间;在垂直放置时,其放置倾角在90±35°之间;任意两根换热管(12)或者平行安装,或者非平行安装,在非平行安装时,任意两者之间的夹角在0±35°之间;换热管(12)的形状或是直线型,或者是螺旋型,或者是之子型,或者是几字型,换热管(12)的直径在1cm~20cm之间,换热管(12)的间距在3cm~50cm之间,壁厚在0.1mm~30mm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地基式沙土储热自供暖系统,其特征是:上散流器(9)和下散流器(10)在不平行安装时,两者的夹角在0±35°之间,在二者都水平安装时,其放置倾角在0±35°之间,在垂直安装时,其放置倾角在90±35°之间;上散流器(9)和下散流器(10)是管状时,其形状是竖排式,或者是单横排式,或者是双横排式,或者是H型,或者是环型,其直径是与其相联接的换热管(12)直径的1~10倍之间;上散流器(9)和下散流器(10)是板状时,两板的间距在1cm~50cm之间;上散流器(9)和下散流器(10)壁厚在0.1mm~300mm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地基式沙土储热自供暖系统,其特征是:热风百叶窗(5)和冷风百叶窗(17)是圆形,或是方形,或是三角形,或是多边形,面积在10平方厘米至3平方米之间;进风孔(1)和出风孔(14)是圆形,或是方形,或是三角形,或是多边形,单个进风孔(1)和出风孔(14)面积在10平方厘米至1平方米之间,在每间房子内设置的进风孔(1)和出风孔(14)的数量在1~20个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地基式沙土储热自供暖系统,其特征是:该房屋是7层以下的建筑,在房屋所有朝外的围墙(3)外侧均铺设有保温板(13),在上下每两间房子之间的楼板(18)上分别开设有1~15个热风通风孔(19)和冷风通风孔(20),热风通风孔(19)与热风风道(6)相联通,冷风通风孔(20)与冷风风道(16)相联通,热风通风孔(19)和冷风通风孔(20)是圆形,或是方形,或是三角形,或是多边形,单个热风通风孔(19)和冷风通风孔(20)面积在10平方厘米至1平方米之间。
引用专利CN101788161A;CN1464967A;CN1740703A;CN201145345Y;CN201561481U;CN201561482U;CN201569057U;CN203744371U;US6220339B1
被引用专利数量0
简单法律状态失效
文献类型专利
条目标识符https://ir.lut.edu.cn/handle/2XXMBERH/109578
专题兰州理工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克振. 建筑地基式沙土储热自供暖系统[P]. 2017-04-12.
条目包含的文件 下载所有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CN103807908A.PDF(1394KB)专利 开放获取CC BY-NC-SA浏览 下载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克振]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克振]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克振]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文件名: CN103807908A.PDF
格式: Adobe PDF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