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
基于全透明薄膜太阳能电池控制的光伏百叶窗
赵敏; 金禧; 徐嘉茜; 陈琦; 刘娟娟; 刘欣慧; 姚园园
2020-08-04
专利权人兰州理工大学
公开日期2020-08-04
授权国家中国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基于全透明薄膜太阳能电池控制的光伏百叶窗,包括:电机轨道、百叶帘片、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电机轨道为横截面呈U形的槽状结构,且防震带铺设在电机轨道的内壁上;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电机轨道内侧的中间位置,且驱动电机与电机轨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驱动电机安装在防震带的上方;所述转轮套入安装在驱动电机两端的输出轴上,且转轮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键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百叶窗的改进,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具有遮光和发电的双重功能,质量小且安全性强,不影响室内光照强度的同时能够随时随地吸收太阳光并将其转化为电能,并能根据用户需求调节光照强度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出现问题和不足。
申请日期2019-06-10
优先权日2019-06-10
预估到期日2029-06-10
语种中文
专利状态未缴年费
申请号CN201920910228.2
公开(公告)号CN211173857U
IPC 分类号E06B9/30 ; E06B9/32 ; E06B9/322
权利要求1.基于全透明薄膜太阳能电池控制的光伏百叶窗,包括:电机轨道(1)、安装支架(2)、轨道封套(3)、防震带(4)、驱动电机(5)、转轮(6)、传动管(7)、卷绳器(8)、卷绳(9)、百叶帘片(10)、太阳能电池板(11)、底梁(1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轨道(1)为横截面呈U形的槽状结构,且防震带(4)铺设在电机轨道(1)的内壁上;所述驱动电机(5)安装在电机轨道(1)内侧的中间位置,且驱动电机(5)与电机轨道(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驱动电机(5)安装在防震带(4)的上方;所述转轮(6)套入安装在驱动电机(5)两端的输出轴上,且转轮(6)与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键连接;所述卷绳器(8)安装在电机轨道(1)的内侧,且卷绳器(8)位于驱动电机(5)的两侧;所述传动管(7)的一端与转轮(6)通过插接方式固定连接,传动管(7)的另一端与卷绳器(8)通过插接方式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支架(2)套入安装在电机轨道(1)两侧的外部,且轨道封套(3)套入安装在电机轨道(1)的两端;所述百叶帘片(10)通过卷绳(9)悬挂安装在电机轨道(1)的下方,且卷绳(9)的顶端固定在卷绳器(8)内;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1)通过粘合方式安装在百叶帘片(10)外壁上;所述底梁(12)悬挂安装在卷绳(9)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全透明薄膜太阳能电池控制的光伏百叶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帘片(10)为侧视面呈圆弧形的板状结构,且太阳能电池板(11)安装在百叶帘片(10)凹陷一侧的外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全透明薄膜太阳能电池控制的光伏百叶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帘片(10)在卷绳(9)上呈线性阵列状分布悬挂安装有多处,且百叶帘片(10)为反向安装,向外凸出一侧朝向室内,向内凹陷一侧朝向室外,并且百叶帘片(10)通过悬挂方式设置为旋转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全透明薄膜太阳能电池控制的光伏百叶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1)在电机轨道(1)的下方至少安装有十处,且太阳能电池板(11)之间串联后通过太阳能控制芯片与两节2400mah容量的3.7V锂电池相连接,所述太阳能控制芯片的型号为CN37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全透明薄膜太阳能电池控制的光伏百叶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1)采用WARMSPACE三结柔性非晶硅膜太阳电池,且太阳能电池板(11)通过热熔胶粘合安装在百叶帘片(10)的外壁上。
被引用专利数量0
简单法律状态失效
文献类型专利
条目标识符https://ir.lut.edu.cn/handle/2XXMBERH/108198
专题兰州理工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赵敏,金禧,徐嘉茜,等. 基于全透明薄膜太阳能电池控制的光伏百叶窗[P]. 2020-08-04.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赵敏]的文章
[金禧]的文章
[徐嘉茜]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赵敏]的文章
[金禧]的文章
[徐嘉茜]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赵敏]的文章
[金禧]的文章
[徐嘉茜]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