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
一种换热管道分流装置
余龙; 俞树荣; 张剑
2020-11-24
专利权人兰州理工大学
公开日期2020-11-24
授权国家中国
专利类型授权发明
摘要一种换热管道分流装置,内管1(A1)和内管2(A5)分别被套放在主外管(A3)内部,均与主外管(A3)同轴,内管1扇形前堵头(A2)安放在内管1(A1)深入主外管(A3)的外缘位置,与内管1(A1)、主外管(A3)相连接,内管1扇环形后堵头(A7)安放在内管1(A1)的末端;内管2扇形前堵头(A9)安放在内管2(A5)深入主外管(A3)的外缘位置,与内管2(A5)、主外管(A3)相连接,内管2扇环形后堵头(A6)安放在内管2(A5)的末端;周向均布对称分流板(A 4)以管道轴心为对称中心周向均布,贯穿内管1(A1)、内管2(A5)、内管2扇环形后堵头(A6)、内管1扇环形后堵头(A7)。
申请日期2019-11-18
优先权日2019-11-18
预估到期日2039-11-18
语种中文
专利状态授权
申请号CN201911126679.8
公开(公告)号CN110779374B
IPC 分类号F28F9/22 ; F28D7/10
专利代理人董斌
代理机构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CPC分类号F28D7/10 ; F28F9/22
权利要求1.一种换热管道分流装置,包括有主外管(A3),周向均布对称分流板(A4),内管1(A1)和内管2(A5),其特征在于内管1(A1)和内管2(A5)分别被套放在主外管(A3)内部,均与主外管(A3)同轴,内管1(A1)和内管2(A5)内输送流体介质;内管1扇形前堵头(A2)安放在内管1(A1)深入主外管(A3)的外缘位置,与内管1(A1)、主外管(A3)相连接,内管1扇环形后堵头(A7)安放在内管1(A1)的末端;内管2扇形前堵头(A9)安放在内管2(A5)深入主外管(A3)的外缘位置,与内管2(A5)、主外管(A3)相连接,内管2扇环形后堵头(A6)安放在内管2(A5)的末端;周向均布对称分流板(A 4)以管道轴心为对称中心周向均布,贯穿内管1(A1)、内管2(A5)、内管2扇环形后堵头(A6)、内管1扇环形后堵头(A7),向管道轴心处汇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道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内管1(A1)同轴套在主外管(A3)内,周向均布对称分流板(A4)均布在管道圆周上,由连接在流道中心轴线上的隔板组成,周向均布对称分流板(A4)的板数与传输的流体种类相关,如果传输的流体种类有n种,则周向均布对称分流板(A4)的板数为2n个;内管1(A1)末端壁面所开的介质流通槽宽度与流道中心轴线上的夹角,不超过周向均布对称分流板(A4)相邻两板间的夹角(A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道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内管1(A1)与内管2(A5)同轴套在主外管(A3)内,周向均布对称分流板(A4)均布在管道圆周上,内管2(A5)与内管1(A1)同轴,顶端相对安放;内管1(A1)末端壁面所开的介质流通槽的长度(L1)不超过内管1(A1)经过内管1扇形前堵头(A2)深入主外管(A3)内的管长;内管1(A1)的管端口被内管1扇环形后堵头(A7)封堵,内管2(A5)的管端口被内管2扇环形后堵头(A6)封堵,或两个管子共享一个堵头进行封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道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内管2(A5)末端壁面所开的介质流通槽的长度(L2)不超过内管2(A5)经过内管2扇环形后堵头(A6)深入主外管(A3)内的管长;内管2(A5)末端壁面所开的介质流通槽宽度与流道中心轴线上的夹角,不超过周向均布对称分流板(A4)相邻两板间的夹角(A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道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与内管1(A1)和内管2(A5)均通过末端壁面所开的介质流通槽,由周向均布对称分流板(A4)分隔出的在管道轴心对称分布的流道,在外管(A3)内交换流体,使得流体完成从管壁间隙到管道中心的流动过程,周向均布对称分流板(A4)形成的流道中,同源流体在管道轴心对称分布的流道中流动,非同源流体在周向均布对称分流板(A4)的隔板两侧流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道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主外管(A3)管径D1与内管1(A1)管径D2、内管2(A5)管径D3之间,存在以下关系:当D2=D3时,D1的取值范围为(1.3~5.7)D2;当D2≠D3时,D1的取值范围为(1.5~10)D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道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内管1(A1)末端壁面所开的介质流通槽的流通面积、内管2(A5)与主外管(A3)管壁间隙的流通面积、内管1(A1)的管内流通面积最大相差范围不超过75%;内管2(A5)末端壁面所开的介质流通槽的流通面积、内管1(A1)与主外管(A3)管壁间隙的流通面积、内管2(A5)的管内流通面积最大相差范围不超过75%。
引用专利CN205561599U;CN209354846U;EP2775243A1;JP1986023092U;JP1986059189A
被引用专利数量0
简单法律状态有效
文献类型专利
条目标识符https://ir.lut.edu.cn/handle/2XXMBERH/107908
专题兰州理工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余龙,俞树荣,张剑. 一种换热管道分流装置[P]. 2020-11-24.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余龙]的文章
[俞树荣]的文章
[张剑]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余龙]的文章
[俞树荣]的文章
[张剑]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余龙]的文章
[俞树荣]的文章
[张剑]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