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铃薯护色方法
赵萍; 肖宇轩; 张子亮
2020-01-17
专利权人兰州理工大学
公开日期2020-01-17
授权国家中国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马铃薯护色方法,属于农产品加工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马铃薯置于浆水中,10~25℃浸泡8~12min,浸泡后取出;(2)将浆水浸泡后的马铃薯置于护色液中,10~25℃浸泡15~25min,浸泡后取出。本发明利用传统发酵食品浆水对马铃薯进行浸泡后,再利用护色液浸泡马铃薯。经本发明处理的马铃薯褐变程度低,护色效果好。且本发明使用的护色液浓度更低,护色液浸泡时间更短,不易发生护色液中组分在食品中超标等安全问题。
申请日期2019-11-20
优先权日2019-11-20
专利状态实质审查
申请号CN201911140188.9
公开(公告)号CN110692906A
IPC 分类号A23L5/41 ; A23L19/12
专利代理人董大媛
代理机构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CPC分类号A23L5/41 ; A23L19/12 ; A23V2002/00 ; A23V2200/048
权利要求1.一种马铃薯护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马铃薯置于浆水中,10~25℃浸泡8~12min,浸泡后取出; (2)将浆水浸泡后的马铃薯置于护色液中,10~25℃浸泡15~25min,浸泡后取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护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护色液以水为溶剂,包括如下质量浓度百分比的组分:0.1~0.2%的亚硫酸钠,0.15~0.25%的L-半胱氨酸,0.3~0.5%的乳酸,0.2~0.3%的柠檬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护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浸泡的料液比为(0.8~1.2)g:1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护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浸泡的料液比为(0.8~1.2)g:1mL。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马铃薯护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马铃薯为马铃薯切片,所述马铃薯切片的厚度为2~3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护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水中含有假囊酵母和乳酸杆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马铃薯护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假囊酵母在浆水中的浓度≥20×106个/mL。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马铃薯护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乳酸杆菌在浆水中的浓度≥60×106个/mL。
引用专利CN101914475A;CN106689351A
被引用专利数量1
简单法律状态审中
文献类型专利
条目标识符https://ir.lut.edu.cn/handle/2XXMBERH/107895
专题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赵萍,肖宇轩,张子亮. 一种马铃薯护色方法[P]. 2020-01-17.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赵萍]的文章
[肖宇轩]的文章
[张子亮]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赵萍]的文章
[肖宇轩]的文章
[张子亮]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赵萍]的文章
[肖宇轩]的文章
[张子亮]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