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PV/T一体化遮阳装置
李金平; 韩肖星; 程达; 陈文文; 黄娟娟; 郑键; 王昱; 张学民; 张东; 任海伟
2020-10-23
专利权人兰州理工大学
公开日期2020-10-23
授权国家中国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摘要热管‑PV/T一体化遮阳装置,即在PV/T的基础上应用热管技术,通过管内工质的相变,提升PV/T遮阳装置的集热效率和发电产量。该装置应用于温室大棚,主要包括PV/T组件、热管、蓄电池、控制器、逆变器、交流负载、直流负载、温度传感器、U型槽、连接杆架、支杆、套杆、螺丝杆套、连接杆、螺丝杆、支撑杆等。通过温度传感器观测棚内温度,松动和拧紧螺丝套筒从而上下改变PV/T组件的遮阳角度,同时可转动连接杆架来实现遮阳装置跟踪太阳光照,对棚内进行遮阳的同时,实现集热和发电的功效。改善由于室内温度过高引发的作物生长停滞,甚至枯萎的现象,以期为作物生长营造适宜的室内环境,提升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申请日期2020-07-31
优先权日2020-07-31
专利状态实质审查;一案双申
申请号CN202010754220.9
公开(公告)号CN111802141A
IPC 分类号A01G9/22 ; A01G9/24 ; H02S20/32 ; F24S10/95 ; F24S50/20
专利代理人董斌
代理机构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CPC分类号A01G9/22 ; A01G9/243 ; A01G9/245 ; H02S20/32 ; F24S10/95 ; F24S50/20 ; Y02E10/47 ; Y02E10/44 ; Y02E10/50 ; Y02A40/25 ; Y02P60/12
权利要求1.热管-PV/T一体化遮阳装置,热管-PV/T组件(1)的光热模块采用热管,利用管内工质的相变和对流换热进行热交换,其特征在于通过循环泵(23)将低温水通过软管(24)进行循环换热,将太阳能以热能的方式存储进蓄热水箱(25);所述热管-PV/T组件(1)的光电模块与逆变控制一体机(28)连接,安装电压表(26)和电流表(27);所述逆变控制一体机(28)与负载(29)和蓄电池(30)连接,通过热管-PV/T组件(1)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一部分供给负载(29),另一部分存储到蓄电池(30);第一U型槽(2)、第二U型槽(3)、第三U型槽(4)、第四U型槽(5)之间用螺纹连杆(11)连接,以穿孔的方式,分别用第一螺丝杆(7)、第二螺丝杆(8)、第三螺丝杆(9)、第四螺丝杆(10)固定;所述螺纹连杆(11)用螺丝套筒(12)连接,通过松动和拧紧螺丝套筒(12)的方式改变螺纹连杆(11)的行程距离;其中,螺纹连杆(11)能绕螺丝杆(7)的杆轴转动;第二U型槽(3)和第三U型槽(4)与套杆(6)连接,套杆(6)套嵌在连接支杆(13)上,绕连接支杆(13)转动;固定板(16)与支撑杆(15)焊接,与套筒(17)焊为一体,其中套筒(17)表面箍丝,通过螺丝顶杆(14)插入进而固定遮阳装置整体高度;固定板(16)焊接到温室大棚两侧龙骨之间的横杆上承载整个装置;热管-PV/T组件(1)的背部分别焊接了第一U型槽(2)、第二U型槽(3)、第三U型槽(4),连接套杆(6),通过第二螺丝杆(8)和第三螺丝杆(9)固定;第四U型槽(5)与连接杆架(13)焊接,第一U型槽(2)与第三U型槽(4)通过螺纹连杆(11)连接,通过第一螺丝杆(7)和第四螺丝杆(10)固定;螺纹连杆(11)上加装螺丝套筒(12),通过松拧螺丝套筒(12)来改变螺纹连杆的行程,从而调整热管-PV/T组件(1的遮阳角度;固定板(16)上焊接四根支撑杆(15),通过焊接连接套筒(17),其中固定板(16)安装于温室大棚龙骨之间的横杆上,其承载整个遮阳装置;支杆(18)与连接杆架(13)焊接,通过螺丝顶杆(14)来卡支杆(18)的伸缩高度;同时可通过转动连接杆架(13)进行太阳光的追踪,从而提升装置整体的发电和集热性能;产出的一部分电能通过蓄电池(30)储存起来,另一部分可直接为负载(29)端提供电能;为保证电路安全,连接逆变控制一体机(28);遮阳装置的水路部分通过软管(24)连接,在软管(24)上安装第三阀门(21)和第四阀门(22),通过循环泵(23)对工质进行循环换热,加热蓄热水箱(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PV/T一体化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PV/T组件(1)的框架背部焊接第二U型槽(3)和第三U型槽(4),连接套杆(6),通过第二螺丝杆(8)和第三螺丝杆(9)固定,通过载体即连接杆架(13)能够实现热管-PV/T组件(1)板块的自由转动,所述第一螺丝杆(7)、第二螺丝杆(8)、第三螺丝杆(9)、第四螺丝杆(10)也能够通过削孔插削的方式连接;所述U型槽(2)与U型槽(5)通过螺纹连杆(11)连接,通过拧紧和松动螺丝套筒(12)能改变螺纹连杆(11)的行程,进而调整装置在0°~90°范围内变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PV/T一体化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6)通过与支撑杆(15)焊接的方式与所述套筒(17)固定,所述套筒(17)表面进行箍丝,通过螺丝顶杆(14)在固定遮阳装置的同时,能通过转动所述的连接杆架(13)来实现360°范围对太阳辐射能量的跟踪;所述连接杆架(13)也能通过安装电动推杆、步进电机和太阳能跟踪器,实现对太阳的自动跟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PV/T一体化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PV/T(1)组件中也采用薄膜电池,其柔性和弱光性较好,也可采用多晶硅、单晶硅、染料敏化等太阳能电池提升系统的发电效率;其中玻璃盖板也可选用Low- e盖板,提升系统性能。
引用专利CN105811865A;CN106508489A;CN106613531A;CN106817072A;CN107996208A;CN109156227A;CN208387437U;CN212696885U
被引用专利数量2
简单法律状态审中
文献类型专利
条目标识符https://ir.lut.edu.cn/handle/2XXMBERH/107427
专题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金平,韩肖星,程达,等. 热管-PV/T一体化遮阳装置[P]. 2020-10-23.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李金平]的文章
[韩肖星]的文章
[程达]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李金平]的文章
[韩肖星]的文章
[程达]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李金平]的文章
[韩肖星]的文章
[程达]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